首页

女主蕾拉调教免费视频

时间:2025-05-25 14:56:44 作者:经济随笔丨中国经济靠什么“顶住了压力”? 浏览量:65786

  近日,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公布。有一个细节:各方面谈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,不约而同地说到——中国经济“顶住了压力”

 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,4月份,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、内部困难挑战叠加的复杂局面,“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”。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说,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,“消费投资稳定增长、出口顶住巨大的外部压力保持增长”,中国经济运行“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内生动力”。

  有压力,是寻常事。如此强调“顶住压力”,又不寻常

  今年以来的中国经济,顶住了哪些压力?靠什么顶住了压力?顶住压力意味着什么?怎么继续顶住压力?如何把压力变为动力?——压力是测试题,检验着中国经济的韧性

  巨大的压力首先来自外部。这4个月,国际环境的急剧变化,有目共睹。很多分析者曾认为,到3、4月份,中美贸易遭受的冲击,就会体现在经济数据里。然而,我国货物进出口依然保持了持续增长,4月份同比增长5.6%,1—4月份同比增长2.4%。

  外贸稳住,殊为不易。靠什么?

  一靠多元化。尽管对美贸易出现下滑,但对东盟、韩国、日本、中亚五国出口快速增长,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进出口加快。这边不亮那边亮,一边不亮多边亮

  二靠及时应变。特别是民营外贸企业,看数据,增长在加快;看过程,应变是常态。供应链出现波动时,拼的是调整能力。历经几十年风雨,中国外贸企业是应变的“老把式”

  三靠坚实基础。我国产业体系完整,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。遇到变数大的外部冲击时,腾挪的空间大,抗压的韧性强。“压舱石”分量重,大风大浪里的船,才稳得住。

  中国经济的“外”与“内”,从来辩证统一。“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”,4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关键要求。外贸能顶住压力、稳住局面,不只是靠涉“外”的努力,更根本的,还是靠“内”功。

  国内需求不足也是一种压力。压力,正在被转化成拓展内需空间的动力。多方努力中,特别要说说“两重”与“两新”,一个分量重,一个新意足。

  “两重”——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,从去年春天起步。“两重”聚焦发展急需、常规手段解决不了、多年想办而未能办、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要事。去年,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了1465个“两重”项目,今年刚4个多月,资金已安排了近5000亿元。

  钱投下去,项目建起来,“扩内需、稳增长、惠民生”,作用已显现。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、高标准农田建设、城市地下管网、“三北”工程等,既体现国家意志,也增进民生福祉。干一件,成一件,体现着顶住外部压力,“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”。

  “两新”——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,今年继续加力扩围,焕发了消费活力,也拉动了投资增长。广大消费者“用脚投票”,参与度很高。到“五一”长假结束时,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,12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卖出了5500万台,手机等数码产品卖出了4100万件,1.2亿人次的消费者享受了以旧换新补贴。

  “1.2亿人次”,对于扩内需来说,这是个了不起的数字。

  中国经济,像个很有劲儿的弹簧。压力越大,弹起得越有力。今年以来,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经济数据,普遍向好。这为继续顶住压力、始终在风浪中“办好自己的事”,提供着持续输出的新动能。

  中国经济靠什么“顶住了压力”?党的领导,制度优势,超大规模市场,亿万人民创造,这是根本。

  前4个月“顶住了压力”,并不意味着可以松口气了。困难与挑战,仍然摆在面前。复杂严峻的形势,还将长期存在。

  顶住压力,从来是中国经济参与者的必修课。

  顶住压力,没有一劳永逸的“一招鲜”,得守正创新,不断拿出管用的好办法。

  顶住压力,不是被动死扛,而是主动向新向前。

  (文丨总台特约评论员 杨禹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
9月13日,国家卫健委发文宣布,为加强呼吸道疾病防治,将慢阻肺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。这意味着,继高血压、糖尿病之后,慢阻肺病成为第三种纳入国家基本公卫项目的慢性疾病。

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会见王毅

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代表、达捷公坊商务服务(上海)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Edward Hu表示,他们将总部设在上海,这显示了他们对在中国发展业务的信心。事实上,在过去的两年里,他们在中国签下了50多个新办公中心。他们的目标是,在未来5年内将办公中心数量扩大到2000个。这需要他们在中国更多投资、招募更多人,并更具创新性地创新产品和提供办公服务。

青岛女司机打人事件:“网络起哄”也值得正面回应

国庆节期间,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涪陵红酒小镇沿江段秋景美丽,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乘坐索道游览观赏秋日美景。索道环线全线近10公里,游客沿途可以欣赏秋日的长江、小镇、江岸草原、溪流、廊桥、瀑布、田园、森林、葡萄园等风景。正所谓“山河秋韵正浓,坐着索道环线去旅行”,这是该景区每年秋季游客量最多的旅游项目。据悉,此项目自推出以来,当地的美丽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,成了景区秋季旅游的一大亮点。图为游客在乘坐索道游玩。

“在晋韵堂,看到这些巧夺天工的手工铸造铁壶,深深地感受到山西工匠的锐意创新,为中华传统工艺赋予新的生命。”参观完晋城的铁器工艺品后,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总编辑胡海发出感慨。

航天员登月需要掌握哪些技能?官方回应

“不学礼,无以立”。文宏介绍,“德法同行、少年筑梦”板块是学生们来到展厅必然要“打卡”的一站,工作人员会组织孩子们来参观了解“榜样故事”并朗诵《少年中国说》。她表示,在为未成年人普法的同时,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。帮助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树立崇法尚德的价值观,是未成年人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